研究生院简介
阅读次数:     发布时间:2020-04-09

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学校是首批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

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现有研究生1.22万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400余人、硕士研究生1万余人,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予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21个。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获评B+等级。截至目前,学校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物理学、农业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8个学科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ESI)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现有教职工33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690余人研究生指导教师1500余,其中两院院士11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人才205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433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45个学校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十三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5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奖8项,入选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2项。

近年来,学校研究生教育紧紧抓住国家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机遇,探索实施研究生培养“163工程”,即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一条主线”,实施生源质量提升、国际交流推进、百名名师名导、导师能力培育、创新创业发展、学术氛围增进“六大发展计划”,构建研究生培养过程保障、思政教育管理、成果产出考评“三大支撑体系”,积极探索高层次人才培养新模式,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实效。

“十四五”期间,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课程入选首批全国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在线示范课程,4门课程入选国家级研究生教育智慧平台在线开放课程,获评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学位中心主题案例项目7个、江苏省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3门、江苏省研究生优秀课程7门、优秀教学案例6个和优秀教材42021年以来产出了一批以《自然》及其子刊为代表的高质量论文,研究生在国际顶尖学术刊物《Nature》《Scienc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4篇。研究生教育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认可,连续五年获评江苏高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综合评价优秀等次。

学校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联合培养研究生,首批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与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联培“集萃研究生”共建“集萃学院”,推动基于项目的实质性联合培养,探索工程类硕博士培养新模式打造沉浸式研究生工程实践基地,目前共有54位企业家为我校在聘江苏省研究生导师类产业教授(研究生导师类),117家企事业单位为我校在建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其中江苏省优秀工作站24江苏省优秀研究生工作站示范基地1(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的最高荣誉)。学校研究生产教融合培养相关的教改成果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2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奖3项。

展望未来,研究生院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育科技报国使命,对标“双一流”,聚焦高质量,改革攻坚,创新突破,为奋力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数据截至2025年10月)